如何看待 2021 年《英雄联盟》LPL 职业联赛摆烂队伍过多及比赛质量严重下降的现状?

作者:24直播网2024-05-30 01:00:28

  这赛季lpl摆烂的战队数量达到了五支,分别是omg、es、lgd、rw、tt,数量远超以往,且除去rw在赛季初有掀翻tes的一局比赛外,其他比赛中这五只队伍的表现可能比不过edg的替补五人。一共17支队,摆烂有五支,一共136场比赛中摆烂五队出场有66场,质量严重下滑。   相比起上个赛季,去年平均15min经济差最大是927,这赛季最夸张的tes已经到了2332(这个和版本也有关系)。毫不夸张的说,今年垫底五队的水准可能已经不是以前lpl的水准。那么在这一情况下,该如何看待联盟化扩张席位和取消升降级的利弊。   如果腾讯要实现他们对于lpl的野心,有战队摆烂是必然要走的路、教的学费而已。   腾讯的野心就是要把lpl往篮球足球这种传统赛事上靠,把网瘾少年彻底变成阳光运动员。   所以要搞赛事分级梯队化,要搞ldl,哪怕假赛成风鸡飞狗跳也要搞。   所以要搞战队主场,要把战队分发到各个城市的场馆,哪怕明明上海是连韩服网络条件得天独厚的城市,也要把omg运作到成都,韩服训练直接坠机。   你看NBA也是有主场,没有升降级,有球队摆烂换选秀权的。所以lpl有队伍开始摆烂了,简直是太正常了。   但是那么多队摆烂,肯定影响了比赛质量,肯定说明lpl管理出问题了。问题主要在于队员通货膨胀和取消升降级几乎同时发生,以及商业模式没有突破,导致很多战队半被迫摆烂。   首先tes、jdg、sn、fpx入场直接把选手价格抬高了一个数量级,以前ig、rng是绝对豪门,现在只能算是中游,以前的小老板组的中游战队,现在直接成了穷屌丝队。比如今天被tes爆扣的某队,全队身价估计都都不够杰克love的违约金。要知道lpl顶级队员现在贵的吓人,但沙包其实不值钱的,毕竟谁不想打lpl?一个韩服大师,被bin全面压制的那种,你去哪里能挣2w一个月?靠当演员,打单子?现在lpl有队找到你,2w一个月包吃住打蓝领上单,退役了你还能顶着职业选手的名声打直播,你愿意去么?   然后没有升降级了,摆烂不会掉级,也就是不会亏钱。   然后总的来说广告效益没有形成市场,也就意味着老板们没有商业上的顾虑,也没有合约逼着要成绩。   那某些经济实力暂时不行的老板暂时摆烂,可太正常了,要么下赛季有钱了买人重振旗鼓,要么可以卖掉lpl席位上岸。   Tes,sn,lng,jdg的席位可都是买来的,不是自己升降级上来的。   至于lpl该怎么改,这可是专业问题。就像北京出租车司机说起国家大事那也是一套一套的,你要真信了他的建议去改制,那你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但是该口嗨的还是要口嗨:   1、恢复恢复升降级制度,每年两席,给彻底摆烂的队伍压力,也给ldl动力。   2、最低工资—工资帽制度,超级豪门要罚钱,摆烂队可以拿补贴,选手要有最低工资,吸引更多的路人王来战队实训。   3、商业要挖掘,不能靠小老板私人掏腰包养着。没实力的小老板要尽早劝退,换有实力的赞助商上来玩。   摆烂这个词用的不合适。   NBA摆烂是因为第二年有选秀,LPL烂那是真的菜,和“摆”没有一点关系。因为LPL根本没有依据上赛季名次决定的选秀顺位。   如果真要说为什么LPL“烂队”会越来越多,其实是因为——   LPL整个体系根本没那么多队员血液足以供给那么多队伍。   作为引子我先把NBA的烂和摆烂聊清楚,再谈谈LPL的烂。   NBA的摆烂,是因为下赛季完整、成体系的选秀系统的优先选择权大概率会给上赛季战绩更差的队伍。   诸如97年邓肯选秀那年的马刺、凯尔特人,那真是明着放弃比赛,放弃一年获得一位超巨,如果要类比LOL,那就是你开天眼知道下一年Faker会来比赛,然后LCK一堆队伍全部开始送人头。   近几年的球迷也不是没有例子可举,比如18年在东契奇和艾顿选秀前的小牛,球队老板库班直接采访说要摆烂然后被联盟罚款60万的,NBA的摆烂是确实存在的。   但是LOL可没有所谓的顺位选秀,我们都清楚的,EDG去年的上单xiaoxiang当年是怎么去EDG的?   RNG和EDG同时出了50万RMB,最后是xiaoxiang自己选择了EDG(当然现在他没比赛打了,时也命也……),EDG和RNG都没有所谓的选秀顺序,纯粹看出价+双向选择。   好了,LPL青训招人的事儿我们先放一边,看看LOL的“摆烂”和NBA的什么最像。   NBA的烂大概率分两种,一种是球队老板到经理休赛期也认真操作了,但是最终产生的结果不够好,诸如球队化学反应差、某几位主力球员赛季报销、队内产生不和等等。   这种烂,在NBA叫时运不济。   放到LPL,大概就是JDG现在的情况,引入了兮夜和大舅子,然后比去年实力更差了。   另一种烂呢,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打不过。NBA所在城市不吸引人、球市小、队伍经理水平不够、球队老板不想花钱等等,最终导致的肉眼可见的引援不利,球迷和业内分析可能一开始就能猜到这赛季这个队伍战绩不佳,称为“烂”。   早些年最典型的例子,乔丹老板的山猫队,现在改名叫黄蜂队,就是典型的“我知道你会烂掉,你知道你会烂掉,然后你真的烂掉了”的那种烂。   只有这种烂,才符合现在LPL大家诟病的“摆烂队”。   LPL目前17只队伍。   我可以说,LPL的“摆烂”不是“摆”出来的,那是真的引援实力不足以打LPL联赛,却被腾讯强行扩张后导致的不得不来送头。   从现在的第十三名往后看——   2-6的LGD。   2-9的TT。   2-10的ES。   1-9的OMG。   1-10的RW。   相对的,LPL联赛的从第七名IG到第十二名BLG之间的胜场差距也就在两场之内,从第一名EDG到第六名JDG之间的胜场差距也就在两场之内:   说明LPL前十二支队伍的大家都不觉得有在摆烂,纸面实力看起来还是有来有回,当然打起来的观感又是另一回事了。   12这个数字,希望大家稍微记一下。   大家知道LPL联赛啥时候只有12只队伍的么?   正好是2017年。   2017年,LPL慢慢走出了15年膨胀然后被LGD伤害感情,走出了16年被EDG喂了一大口屎然后几乎完全黑暗的低谷期,当然这两年,其他队伍也是够菜的,只不过这两个队伍太典型了。   2017年,御三家打进世界赛,WE和RNG两支队伍到四强,虽然都输了,但LPL的粉丝就是那么好骗,能看到希望人气又慢慢往回走了。   那一年,LPL联赛就12只队伍。   当年也并不是没有排名倒数的队伍战绩不差,但撑死了两只左右,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12个队伍对打,顶多2只弱旅参与的比赛观赏度差,并没有多少。   而2020年,LPL有明面上多达5只队伍,背地里实际上更多的比赛从一开始就呈现一边倒、实力不均的样子,整个春季赛整整几十场比赛观感体验极差,这是事实。   我的个人观点,LPL的弱队越来越多,甚至很多中游队伍的实力也明显不足只能证明一个问题——   LPL整个体系根本没那么多队员血液供给那么多队伍。   就这么简单,当年的EDG和RNG为啥强,因为RNG15年买了小虎、香锅,letme,16年买了looper,mata,uzi,17年又买到了ming,就这么一批人,整体阵容架构缝缝补补从2015年打到了2020年。   为啥,因为这批人运气好买回来就是队伍内最强的,小虎转上都比RNG这两年买的任何一个上单看起来有用,往外买还不如当年狗屎运的一波肥。   EDG当年为啥强,胖、deft,妹扣,厂长,小学弟这五个组成了好几年的总架构,再往后deft换成iboy弱了一分,厂长慢慢下滑又弱了一分,往后EDG再怎么吹青训、培养,也打不回那个MSI的巅峰终归是弱了。   今年为啥崛起了?   从LCK买了viper,然后LPL内部输血买了15年就成名的圣枪哥,LPL到现在,谈得到上路比圣枪哥既稳定又能C的,还是没几个。   我就举这两个老牌的、如今又复苏的战队作为例子,只想证明一个事儿——   LPL的顶级队员就那么点,甚至中游朝上的队员,每年的LPL造血能力也就勉强维持8-10只队伍的需求,再往后,真的没有了。   当年12只队伍,有那么两三只比较“弱”很正常,现在17只队伍,有那么四五只队伍“摆烂”,也就不难理解了吧?   这事儿还得聊大环境。   说到底,LPL在17年往后到19年,整个走势和dota2来个了两级反转。   一步一步往上走,拿了冠军,胜势有了,声势也来了,市场“仿佛”出现了,资本闻着香味来了, 腾讯本身就有这想法, 自然是一顿操作。   取消升降级=必须把LDL直接砍成青训基地不能上位,为的是给资本投资保底。   拼命扩张队伍,为的是生存和给未来画饼。   不过LPL有的东西我都懒得提,你夺冠靠的可还是韩国中上,你去年季中杯出征的四个队伍的领袖除了TES,可还都是外援。   自我造血能力还是不够,那就别扯到蛋嘛。   腾讯不一定没考虑过LDL不再是上升渠道之后那些队员的内心考验,但你为了卖入场券,各种假赛你就很难止住了。   腾讯不一定没考虑过队伍实力分配的问题,但无视了,那些毫无求胜可能的队伍想赢但真的赢不了才是真的。   腾讯不一定没考虑过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怎么处理那些闻风而来几无素质和能力的傻大款后续发现好像不对的跑路问题?),可是赚钱这事儿就是这样,你只能往前走,走上去了,再想往回推那可没那么容易了。   我也没啥好的建议,只能重申一遍,LPL的队伍不是在“摆烂”,因为LPL摆烂没有任何收益(打假赛和摆烂是没直接关系的,只能说烂队更容易吃假赛罢了)。   LPL的队伍烂了,那是真的烂,就是菜,就是队伍配置不到位,实力不够,打不过就是打不过。   其实我有时候觉得,LPL现在短期内走下坡路,大概是从LGD作为“四号种子”在入围赛一顿挣扎开始的。   这意味着LPL的联赛水平,远远不像去年膨胀的那样“远超”其他联赛,四号种子都这样了,联赛水平还有啥好吹的呢。   现在摆烂的问题,不就是“有能力”的选手不够分给17个队伍嘛,那能怎么办?   有的队伍被迫选一些“不足以打LPL”的选手,然后打出了“不配打LPL”的表现,那有什么值得意外的呢?   没啥好办法,我只能选择不看更多的比赛,不给你收视率,观众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当然顶级强队的强度问题,得往后看今年MSI了,这个,又是另一个可以聊很久的问题了。   非业内大多数人可能都不太了解,因此说的都不完善。   几乎所有人都说的不够完善,其实这个问题的归根结底并不在于腾讯和造血下降,而在于早期过度扩张导致的体系不完善,而官方限制不足,直接导致出现了“分配不平衡”的情况,在这种时候自然会出现后面队伍摆烂。   我之前在采访CFOL的一支队伍老板的时候,跟他聊过这个问题,他们队伍是在郑州做,在CFOL这一块是全国领先的,我问过他为什么不做LOL,他给我的答案非常简单——做不起。   维持一支LPL顶级强队的压力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即使是维持一支相对来说中游偏上队伍(进季后赛标准)的压力也超过了大多数普通俱乐部的承受能力,在2017年的时候,LPL入场标准就已经被提到了年3000万以上(名额就需要1500万),顶级强队年运营资金都是按照数千万级标准。   因此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顶级队伍和底层队伍的压力实际上是非常不一样的。   LDL和峡谷之巅造血能力并不算太差,再加上基本上吞掉了LMS和LCK的一部分选手,LPL的选手资源实际上并不算少,现有体系带来的恶果是——两极分化严重。   这一块,先停一下,我先来说说这个“摆烂”的问题。   实际上LPL早期摆烂队伍就少吗?2017年12支LPL队伍,2016年也是12支LPL队伍,2017年倒数几支队伍胜率同样非常离谱。   2016年春季赛、夏季赛均有几支队伍胜率在20%左右摇晃,这还是因为分组降低强度,实际上如果取消分组,压力应该更大。   最离谱的是还有9%胜率的HYG,和现在RW差不多。   相对而言,整体队伍战力虽然略有离谱,但除了OMG和RW以外,其他队伍和之前赛季并没有拉开指数级的差距,实际上前几个赛季依旧有大量的“摆烂”比赛。   这里吐槽一句,RW现在几乎已经是LMS队了,无言以对。   说完了这个问题,再来回到这个压力上来。   现在LPL的问题是什么?并不是选手不足,实际上17支队伍也就只需要85名首发和34个替补,也就是17×7=119名选手,这个数量并不恐怖。   按照LPL选手平均4.2年的平均服役时间来计算,119/4.2=28。   每年只需要30名左右新选手进入体系内部来保证新鲜血液更替即可,LDL+引进外援,实际上对整体大环境造血能力要求并不高,或者至少说勉强可以接受。   前面已经提到了LPL两极分化严重,而两极分化严重也体现在了现在的各个靠前的职业队伍里。   LPL靠前的队伍,几乎是个个“超标”拥有“LPL级别”选手。   EDG的选手除了辅助以外,能凑出一支打打下游队伍绝对没什么问题的二号阵容。   前排队伍个个替补都是超过二线队伍“主力”的存在,JDG手里捏了一手舅夜组合,IG三辅助三AD,连SN手里都有一个ADD,大量选手选择肯定是一线强队,福利好待遇高整体队伍实力足够强。   而这个问题,你无法解决,除非从上到下把选手工资规定了、队伍福利限制了,然后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的LPL,不是“队员不足”的问题,而是大量选手“宁在强队替补,不去弱队首发”再加上一部分战队当合同怪,非要把你在手里悟到死。   况且绝大多数选手没什么“我就是天下第一”这种气势,宁愿出走,就成了这样一个死局。   什么时候LPL官方推出标准合同了,强制要求各队伍给予福利、待遇和收益标准了,整个联赛上下队伍除了实力、名气上有差距,硬件拉不开指数级差距了,再来谈摆烂不摆烂的问题。   否则去一个烂队还卡合同+待遇不好,就算有打出成绩的希望,那我也不想去。   SMLZ、COOL这些真的没人要吗?再差去个弱队还是没啥问题的,为啥不去?   去那种队伍受罪还不如直播算了。   他说“我是没人要”的含义是“没有一线队伍要”,而不是“比赛都没法打”。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题目中提到的事实判断包括“摆烂队伍过多”、“15分钟经济差距过大"、“烂队伍出场过多导致比赛质量下滑”,我用题主提到的经济差、摆烂队伍数量等数据去小小的统计了一下。   统计数量包括:   1、从15年到现在,每个赛季LPL的分均经济差(GDM)最大战队和最小战队。   2、统计了这两项数据的绝对值之和(这一项的目的是看联赛最强和最弱在GDM这一项的差距。以此在本题目下简单衡量联赛实力差。   3、统计了摆烂战队数量,以GDM小于-100为标准,采用此标准的原因是题主所说摆烂五队恰好都在此区间,便以此简单定义为“倒数集团”。   4、统计了当时战队数量,以及常规赛场次数量。   GDM数据来源GOL.GG,场次数量来源玩加电竞。这里我就当做2021年春季赛打完了来算的,场次和比赛数量都按照常规赛打完了来算。   结果如下:   1、2021春季赛最明显的点是,倒数战队落后极大,RW分均落后359点经济,比肩2020春季赛的V5,历史上第一。   强队TES的GDM是263,这一数据并不亮眼,2018的IG,2019夏的FPX,远古EDG,都有更强的GDM领先。   联赛差距最大的是2015年,当时EDG常规赛拿到了历年最高的356点分均经济领先,和EP之间GDM绝对值之和达到了627点,历年第一位。   不过,2021年春季赛的这一项数据也达到了622,历年第二。   2、倒数集团的战队数量和总战队数量以及常规赛总场次之间,没有明显关联。   15年春季赛,12个队伍有4个倒数集团(M3、RYL、GT、EP),而17个队伍的2020春季赛,倒数集团却只有两个队伍(LNG、V5)。其他常年在2-3浮动,19年均为4支。   占比上,历年倒数集团占比最多的是2015春季,4/12,次多的就是2021春季,5/17,第三是4/16,2019全年。   3、队伍数量自2015年起不断上升,但是场次数量却是一个不断波动的状态。   15年常规赛是BO2双循环,一赛季132场,感觉场次太多战队太累,然后16年改成分组,组内双循环组外单循环,场次瞬间降到96场。   18年多了俩队,然后改叫东西部,结果多了两队直接导致场次升到133场;19年继续减负,取消分组,改成集体单循环。场次降到120场。20年多了一个队,也就是多16场,136场。   场次不断波动,但是倒数集团打出的烂比赛数量,却没有减少。   往年最多也就是2015年的76场,当时双循环,4个倒数可以打出很多场烂比赛。但是2021年的现在,是单循环,理论上应该减少了,但是现在5个倒数队伍单循环都还能打出70场烂比赛。   OK,是不是这一环节,我们可以下一个判断:如果是相较于16-20年的比赛,2021春季赛的确是摆烂队伍最多,比赛质量最差的一届。   说完是不是,到为什么。   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   第一,从战队投资方的角度去看。   对于弱队、新队来说,老牌战队在赛训层上的积累是他们难以望其项背的,而要追上这一切,需要极度巨额的投资。问题在于,LPL战队盈利能力实在羸弱。   目前各大战队内部的投资差距非常巨大,头部豪门在长年累月的高额投资以后,现今已然具备底部战队3-5年内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底蕴。   这个底蕴主要就是非常雄厚的赛训层实力,头部战队在长期的运营积累下,有着非常多实力不错的退役选手,这些选手可以转分析师、助教乃至主教练(tabe和厂长这种),或者是二队的赛训管理,或者是领队、战队经理,甚至是手游战队的管理层。对一个电竞项目的发展把握、对一个战队的商业发展、对一群未成年人的心态引导,他们都有极深厚的经验。   (我有次去采访一个战队经理,聊起来发现人家零几年还拿过WCG的冠军。。。)   在这种积累的情况下,头部战队可以非常快速的拉起一个新战队、新青训队,有非常多的有经验的分析师、助教、领队可以选择,青训管理体系极度完善,对新进选手有一套非常全面的成长体系。   反过来,对于新选手,他们肯定选更规范、底蕴更强的头部战队。对于老选手,想要争冠,选的也会是赛训层实力更强的头部战队。   对于底部队伍、新队伍来说,除非你斥巨资进场,TES这种,砸钱把从上到下的体系全部直接建立起来,背后的金主愿意沉下心去做一个完整的战队生态,去斥巨资拼一个世界冠军,这样才有可能做的起来。   现在很多新进场的队伍,或者是底部队伍。他们要么没有这个资本去投资,要么不愿意沉下心去做。前者例如OMG,他们已经砍掉了无数分部,很明显的出现了后续投资意愿不强的情况。后者例如TT或RW,他们进场更多的目标是运营,即通过这一到两年的战队运营,打一波知名度,或者同时拿下LPL的一些赞助,推广自家商品。   为什么他们不愿意?   因为LPL不那么赚钱,电竞缺乏退出渠道。   这个事情不太好展开太多,我简单说一下。目前LPL里面盈利的战队有,但是不多。亏本或者持平的是大多数。   战队不赚钱的情况下,自然有老板会觉得战队本身没必要投入太多,转而会把重点放在运营、赞助等等,战队赛训层有一个就行,平时正常投入。做了几年,名气打一波以后,迅速出手卖掉。   那什么是缺乏退出渠道呢?   对于投资方来说,他们希望的一定是我能进场,我也能安全退出。这一属性在之前的LSPL和现在的LDL是最明显的,LSPL可以低成本进场,打名额卖掉退出,而LDL也可以低成本进场,挖掘好苗子然后卖人。做次级联赛,退出的渠道更安全,而且成本也低。   (当然,LDL还有菠菜可以吃,这个就不多说了)   对于顶级联赛投资者来说,退出渠道非常少,你买卖名额之间,升值空间是不像LSPL那么大的,战队这东西也没法上市。   另外一方面,就是投资者对于英雄联盟和电子竞技的没法抱有长期信任。   S7LPL在中国,S8夺冠以后,S9夺冠,S10和S11都在中国,这段时间资方对于LPL和电竞的信任度是最高的。但是,没有人敢保证S11以后会怎么样,也没有人知道,这段时间大手笔买下的名额,三年以后会不会跌到更便宜。   怎么办呢,要不要长期做呢?   很多队伍已经选择了否。   第二,从LPL官方的角度去看。   电竞的未来,在联盟和战队嘛?   其实不是,在电竞的关联产业融合,比如搞电竞小镇(房地产),搞电竞旅游。   所以LPL一直力推主场,很多队伍的老板们也闻弦歌而知雅意,V5和龙岗,WE和曲江,一座电竞主场背后,是公司和当地政府的深度合作。V519年末落地,20年春季赛被暴打。WE18年5月搞得进城仪式,18年夏季赛被暴打。   政府在乎嘛?   所以,LPL官方推动的是这些高层架构,他们对于俱乐部的要求在这方面,而这方面我跟成绩没太大关系。   说到另外一部分收入,赞助和广告,这部分联盟是有相当的资源的。但是联盟的人是没法知道哪个队伍会打得好,哪个队伍会打得不好。   他们的方针是,我等着看谁打的好,我就倾斜资源给谁。这一点最明显的就是S8的RNG,联盟把自己的几乎全部资源都给了这一个俱乐部。那钱都给你了,其他战队拿不到钱,怎么办呢?那除非是自己有钱,愿意去砸,不然你就是竞争不过这些更有钱的队伍。   我看到有的回答提到造血,或是LPL官方对选手的管理,说白了这两点统一都可以归入到赛训层。选手造血是赛训层的事情,选手合同的管理其实也是赛训层的事情。   而LPL官方最典型的一点,就是对赛训层,他们是没有办法,也不会去干预的。   官方搞了一个官方青训营,很多战队会把自家青训中一般的孩子送过去练一练,但是自家的青训核心是不会送过去的。而这个青训营呢,出来的选手又是拍卖制度,不是NBA选秀那样的搞抽签顺位,所以这个青训实际上并不能给到帮弱队输血的作用。   不会去干预,指的是合同以及更多。联盟对选手的关注点,最多的是宣传和造星,而不是这个选手的合同怎么样。只有在队伍和选手之间闹起来,或者队伍和队伍闹起来,那么联盟可能作为调停者和裁决者进来,很多时候,联盟是不过问太多的。   因为要过问,要制定标准合同,等于是从俱乐部手中拿走一些权益分给选手,那么俱乐部势必要从联盟这里追回这一部分损失。   整赛训层不赚钱,联盟也不会去管,久而久之到现在,官方对这方面基本是完全不过问。反正每年都有垫底队伍,说不定明年就没这么多了呢?   反正你也没法保证明年一定还有这么多,我也没法,那么联盟就更不会管了。   何况就算真的还有这么多,也不会去管的。   以上。   首先我是不同意摆烂队伍过多这个说法的   话不多说 先上春季赛积分榜   看看后七名也就是进不了季后赛的队伍 他们做出了什么改变。   RW   看看他们这欢呼雀跃的样子 真的是摆烂队伍吗?   第二名ES(现up)   ES没了果子哥,没了wei,没了wink 春季赛也和个沙包差不多了 稳定经验宝宝 买了骇客好像也就那样 夏季赛买了大家都认为是职业生涯黄昏期的马哥 买入了YM冠军中单小草包 看似又是个摆烂阵容 但是先不谈中单灾难级表现的小草包 看看下路英雄海马哥 不管是法核还是常规性ad信手拈来,打lng时候撕烂了lng的强队外套,昨天在打tes时 拿到自己绝活的钩子英雄的小C和马哥第三把像是战神一样 把tes拉到了季后赛边缘 。这赛季战绩依然很差 但要说是摆烂到是还不至于。   这可真的是重量级了 春季赛被笑话是辅核的队伍这赛季换上了新人中单小奶油 好家伙这个新人刺客绝活哥阿卡丽塞拉斯琪亚娜样样拿得出手 able虽然犯病依旧但是还是能C,不争馒头争口气的new也进步不小,就现在来说干碎了RNG和JDG还有一万经济翻盘WE 进季后赛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这不能算摆烂吧   春季赛究极摆烂 所有人员本来全部换 最后又买回了Kramer来带新人 最最最让人无语的是强行解约小花生 小花生虽然世界赛表现不尽人意 但常规赛和季后赛发挥确实没毛病啊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夏季赛痛定思痛 决心复刻去年的夏季限度 买回了兮夜和Mark 拿下了北美最佳打野shadow 先不谈成绩 光就买人来说 看得出来LGD并不想摆烂 一开始队伍确实有冲劲 大家都还喊着回来了回来了 但自从输给RNG后队内的问题开始无限放大慢慢发现这支队伍好像还是弱队 从管理层操作来说算不上摆烂 但是从对内表现来说 确实算摆烂。   这支就比较有意思了 和V5一起从ldl打上来的队伍 S9冲劲十足 季后赛甚至干碎了EDG可惜在版本和队员不断更替后 逐渐成了弱队S10买过兮夜 S11买入samd夏季赛买langx 提拔了几个二队的来打 但是终究是啥也不是网传春季赛还鸽了大舅子 。你要说这队伍摆烂 那确实是。   这只队伍才真的是究极摆烂王和sdg一起上来的到现在为止除了大V天龙基本季后赛没进过,一开始还会买剑仙冲一冲 S10春季赛烂到一场不赢 夏季赛连开始的人都凑不到联盟强行补了SN的三个二队队员过去 我们知道的大V天龙其实只是个摆烂的变异产物 好 打出成绩了 结果呢?一个不留 除了ppgod走不了 biubiusamd不留 weiwei是压价过后SN卖了才买的 小东北本来春季赛就要来WE的 看到weiwei来才决定打兄弟LOL 可笑的是春季赛一过weiwei ppgod 小东北全部卖还试图复刻一个大V天龙。到现在为止一场不赢 期待他成为第一个春季赛夏季赛都可以全输的队伍 呸   第七名 BLG   这位的管理层是真的惨 买下biubiu aiming zeka(虽然我不知道为啥要放fofo)Mark 还要金猪 加上自家的国豪 以为算个小银河战舰了 结果砸了那么多钱季后赛都没进 一看这也不行 又砸钱买下weiwei ppgod 凑了个小V天龙 不得不说真看的出管理层想要成绩,无奈aiming蜜汁操作不少 zekabiubiu神经刀 国豪状态低迷 Mark更是一言难尽 所幸现在状态不错 也希望能有个稍稍好点的成绩,好歹砸了那么多钱。   总结 今年的LPL算是竞争激烈的 到了这个时间点排名还没定甚至季后赛名额都扑朔迷离,各种爆冷比比皆是这还不精彩啊 总的来说从队员到管理层都在拜烂的队伍就两支,所以说摆烂队伍过多我是不赞同的。

如何看待 2021 年《英雄联盟》LPL 职业联赛摆烂队伍过多及比赛质量严重下降的现状?

如何看待 2021 年《英雄联盟》LPL 职业联赛摆烂队伍过多及比赛质量严重下降的现状?

相关资讯

直播

更多

录像

更多

视频

更多